回家的英雄—看电影《叶问2》之胡思乱想
英雄,也要回家-看电影《叶问2》
不可侵犯的神情,如闪电般的连环拳将一个嚣张傲慢,极度轻视中国武术,打死中国武术高手的西洋拳手击倒在地时,感觉这样的剧情已经看过N多次了。如果不出意外,应该还要有一番慷慨激昂之语。果然,面对西洋人,叶问说了一番正气凛然之语,用中国人传统的谦逊包容和道德教育了瞠目结舌的外国人。到此,一个武艺过人,以德服人,完成了国仇家恨重任的英雄类人物又出现了。
可,自己总觉得缺点什么。当叶问最后说出一句:此刻,我最想回家。一个真的英雄形象蓦然在心中树立。
什么是英雄?新华字典的解释是:1,为群众谋利益而有功绩的人。2,指英武过人的人。如此说来,背负着比黑暗更加沉重的民族仇恨,用勇气和能力要唤醒和拯救民众,带领他们走出水深火热,走向光明和美好生活的人才是英雄。对这一类英雄,绝对要是顶礼膜拜的。
每一次看西方的那些超人,蜘蛛侠,钢铁侠等担负拯救人类重任的英雄,有一种伟大而遥远之感。孙悟空整天价除魔降妖,总觉得很伟大,他是圣,也是神,但不可爱,不是自己心中的英雄。英雄最后战胜邪恶,挽救世界于危难之机,又要开始下一个任务了。
都说,英雄莫问出处。其实,英雄的出路也很是艰辛。能力越大,责任越大。但他们离自己也很远很远。
看电影《叶问2》之初,也是以看看心态,看他如何挺身而出,在不公平的规则下,经过苦战,击败了西洋拳手,以自己本领完成国仇家恨的重任。漫不经心地看着,一直看到最后,他说出了最后一句话:我最想回家。他终于给了自己一个真英雄的概念:一个要家的男人,一个要回家的男人才是真英雄。而这个”家”,则应当是国家和自己小家的并列体,甚至是结合体。
战乱使叶问携妻带子,逃离佛山,来到香港,开始新的生活。他为生计,为自己小家庭而奔波,细心照顾怀孕妻子。迫于生活艰难,以一技之长开馆收徒。而要在香港开馆教拳,必须接受各门派师傅的挑战。他接受了挑战。一场”圆桌比武”风生水起,精彩纷呈。他可以开武馆了,而他坚决不交纳所谓的”保护费”。到此,叶问都没有显露出担负重大责任的英雄的形象或者特征。与那些膀阔腰圆,身材魁梧,孔武有力,叱咤风云之英雄形象大相径庭。
他只是性格很硬朗,形象却很是斯文:一袭深色长衫衬得身材欣长,目光淡定,语气温和。与人相处态度谦和,遇事则礼让三分。不寻事,不欺人,不妄自尊大。与人比试,也是属于逼不得已,打得十分克让节制,点到为止且气定神闲。自始至终,都是一副隐忍、谦逊的气派,一个温和顾家的好男人形象。一句”你认为是分胜负重要,还是和家里人吃饭重要”,更是让大师走下神坛,回归至一个极其普通的凡俗肉胎。这不是一个英雄形象,只是一个好男人形象。英雄好像整天忙着世界和平,拯救人类,哪有时间理会家庭琐事,儿女情长?
面对西洋拳王的嚣张气焰,为了一个”大家”的人格,尊严,叶问对决西洋拳王,以经典的连环拳砸在西洋拳王的头上,脸上,自此,开始显露出了一个英雄的气概:大家和小家在一个真英雄的心中,地位是相等的,缺一不可,但有先后之分。先有”大家”,后有”小家”。先完成对”大家”的责任,才能谈自己的”小家”。”大家”的事了了,英雄也要回自己”小家”了。
饶是盖世英雄,也需要一个家。家,不只是英雄栖息的住所,也应当是能给英雄提供能量的据点。从古至今,西楚霸王项羽是英雄,刘邦也是英雄,一向被视为奸雄的曹操是英雄。但,他们的霸气,狡猾,奸诈,四处征杀都不喜欢。叶问是英雄,只是在他最后要回家的时候,成为心中真英雄。
人,都是要有家的,都是要回家的。无论一个男人在外面如何顶天立地,如何了不起,作为妻子,爱人,还是渴望男人回家,还是喜欢回家的男人。她可以为了回家的男人而等候一辈子,只要自己的男人回家。而一个英雄,一旦有了家庭,有了孩子,有了负担,要担责任,要照顾妻儿老小,这样的英雄才是一个柔情铁血,磊落真性的真英雄。一个真英雄,也应当是一个好丈夫,好父亲。回家的男人是真英雄。不回家的男人是否是英雄,不好评价。
回家,是件幸福的事。有家,好。有家回,更好。
猪八戒,每次在受了委屈,遇到饥饿或者战胜了一个妖魔时,就喜欢嚷嚷:俺要会高老庄。 他回了吗?当然没有回。因为,他要首先完成一个更大的责任。心里想着高老庄,人在继续前进,在继续经历磨难。结局不重要,怎么看,他都很可爱,是一个真英雄。
一个真英雄,应当有自己的”高老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