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一点历史吧
历史的博大在于它几乎是这个地球上所有生存过的人共同写就的,你相信你的智慧,你就更要相信历史透出的智慧。
读史使人深刻。这是一个哲人说的。开始真的不是很理解,总觉得现实中的大千世界已经足够的丰富多彩,令人目不暇接,再说流行的节奏是如此的快,有那么的钱需要想着去挣,研究都研究不过来。读史好像有点顾不过来。再说那些故纸堆里的东西似乎只有霉味,那里有现实中的鲜活气息。
但是现实中的事情有时往往不争气,有时一些原来十分撩拨人心得东西最后经常弄的人十分没劲,于是偶尔读史,竟然发现往往历史早已经将现世中的许多事情重复了许多遍。于是窃笑,为什么历史已经重播了无数次的荒唐,就像马戏团换一个地方、换一个时间就可以重新博得掌声。看来还是我是太不重视读史了。象是在一块不大的林子里打转,还当是在不断地在披荆斩棘。
不读史,一不小心就容易为现实中一些古老的而翻新的荒唐叫好。其实道理很简单。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相对绵长的历史都是很短暂的,我们每一个人的见识,相对无数人几千年曾经的沧桑总是浅显的。我们往往无法用一生去追踪一个“因”会最终会引出什么“果”,也无法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果,是历史上那一个问题的“因”。
我们经常会激烈的争论,认为一些问题永远不会有标准答案。其实并不是这样,时间会给一切问题以答案。以历史的深厚,总是可以让我们将一些看似没有答案的问题看清楚,让我们将今天的路走好,至少不出现大方向的错误。读历史其实就是这样,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面前保持清醒。
现在读史正在流行,与其说是易中天一度炒热了读史,不如说是饱经现实浮躁的人们,被被物欲裹挟得心力交瘁的人们,正在更加成熟和睿智地看待世事。读史会有一种超然,会有一种俯视的感觉。这其实不难理解,一时一事的的得失,如果迎头相碰,往往会令人急火攻心,但是我们若是能够俯瞰这种得失,我们就会超脱许多,了解历史有时就是可以给我们这种高度。
读史容易引起超脱,有人对超脱是有所不肖的,认为超脱是一种无为,无为是一种泻药,容易泄掉人的斗志,其实无为也好超脱也罢,只要不是懒人的借口,只会泄掉人们急功近利的虚火。少一点过激,多一点敦实和自信,少走一点弯路。
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的活动史,读史就会遭遇一幕幕人类悲剧和苦难,这种当口,每每会有很多人会有拯救的妄想,这其实是在激发你悲天悯人的心肠。说不定,你的悲悯可能真的会让现实中苦难的人感到好受一些。
历史不要再发霉了,我们知道书写历史是要有良心的,需要秉笔直书的勇气,解读历史的人同样要有良心,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去装扮或者肢解历史,需要的是细心拂去历史的尘埃,还历史于本真的勇气。扭曲或者子虚乌有的“史实”会让读史成为和观看插科打诨的“戏说”差不多的娱乐行为,和清醒与反思就根本不在一条道上了。最近听说高陵的真伪在被人质疑,这其实是一件好事,社会的理智就是在质疑中提高的,也好让那些急着拿历史卖钱的人去反思一下。
不懂历史
好文,好博,好人。轻轻的顶一下,悄悄的走了……
没错…写历史的人本该中立,做好记录的工作即可..
嘛。。。我是对历史很头疼的人,学的历史基本上还给老师了……对我是一种煎熬的东西,虽然我知道有很多好处,我也不会愿意去碰的……
上课是一回事,自己看要好些